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网谈
我的家乡峰峰八特荀母祠
时间:2021-03-06作者:申海顺 阅读:218

    我的家乡位于邯郸峰峰和村“佛照川”的八特村,她左临鼓山,右倚太行,背依洺水,南眺磁州,是一个山青水秀,极为普通的古村落。

    在家乡南侧,有一座坐南朝北的古庙宇,名曰“荀母祠”,俗称白衣大士庙。主建筑三搭椽,三间房大小,有陪房,两棵高大的柏树郁郁葱葱,约四丈高,俩位成年人搂不住,看来不少于千年树龄了。约一亩地大小的庙院内,竖有两统古石碑,一统是唐·贞观十九年(646年),碑文已漫漶,一统是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字迹可辨。碑文载“地灵人杰之说,夫人而知矣,而不知地灵母神也灵,镇之南众山环绕,状如星罗,蜿蜒而东,正当太行之一脉,旧建白衣大士庙,正坐其脊,南流之水则流滏,北流之水入于洺,堪舆家所谓骑龙地也……庙之前临秦晋通衢,凡行旅经其地者,往往££,流连而不忍去。

    记得十多年前,邯郸荀子研究会在市招贤大厦召开荀子故里研讨会,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会上,对八特古汉碑出土表示了认可,对工作提出了好的建议。散会后,刘志轩,李绍建俩位专家紧紧的握着我的手,语重深长的嘱托:“海顺,回村后一定要把荀子小时候的故事挖掘出来,荀子15岁离家赴齐求学,2000多年了,采访中的困难肯定不少,这很重要,担子不轻呀……”

    家乡有个习俗,每逢伏天,村中上岁数人爱扎堆,聚集在村中十字街,李牧庙周边的荫凉处避暑爽身。一天上午十点多钟,我凑了上去,坐在一块光滑的青石板上,听老人们海阔天空、家常理事地谈。当我问起荀子小时候的故事时,老人们都认可荀子是八特(西南庄)人,但具体情况说不全货,以后几天里,在街头,巷尾接连采访了几位老者,均收效甚微。

    在那几天里吃不香、睡不安,习惯地从床头书籍中翻开毛泽东选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这篇名著中,主席说:“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从这点儿上说,他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他们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掩书思忖:为什么在民间采访荀子小时候的故事,遇到“肠梗堵”,村中古汉、明碑文载“八特名人乃蔺相如,荀况也。”荀子明明是八特名人,可为啥难觅真凭实据?我幡然醒悟,原来是自已只是在浅水中捉鱼,殊不知深水中才有大鱼,只知在地表浅层采矿藏,可不知丰富优质的矿藏在百米井下。

    在一个娇阳似火,晒的大地直冒青烟、喘不上气来的午时,我来到距家不远的村资深“活电脑”,七十五岁老支书张宪云家里,只见他光着上身,正伏案写村史,珍珠般的汗珠不时从脊背上滚落下来。见我进门,他热情地倒茶、让坐,当我说明来意后,他从书案中找出一本发黄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笔记本递给我,这是一本记录村土改期间,村上的富户主人全被村农会“关押”到村中“赵王殿”,集中学习劳动,改造思想,并将桌、椅、穿衣镜、古书籍等浮财全被抄到赵王殿(原八特小学校址)由民兵持枪三班看守。

    老支书张宪云,时年十一、二岁,因出身根红苗正,酷爱书籍,听古(故事),常到赵王殿缠着主管小学的副村长尚成元讲古。尚爷爷打小喜欢小宪云聪明伶俐,记性好,便将肚子里的故事传说竹筒倒黄豆,一个不剩地讲给他听,还把富户的有关荀子,蔺相如的古书籍借给他看(不许带回家看完即交回),此外,将小学校王秀文等五位爱文学老师一一介绍给他,张宪云凭着天赋的记忆,回到家中,点上煤油灯,在昏暗的豆油灯下一一笔录下来。

    笔录的还有古汉碑出土,荀子小时故事,荀子家世等,在荀子家世笔录中记载:“荀子,名况,尊号卿,出生于八特村(原八小庄之一荀家庄后称西南庄)。周赧王二年(前315年)戌申赵武灵王十三年正月初一日,寿终于赵悼襄王七年(七十五岁)公元前238年。

    荀子祖籍晋·新绛,于周桓王十三年徒此安居,系荀伯万后裔(公元前707年)

荀子高祖荀欣,随同赵敬侯迁都邯郸,欣定居荀家庄,南靠山顶庙群宏伟、森林茂盛,北依石井沟河水常流(周安王16年,赵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乙未)

    荀子家世:高祖欣,曾祖逸,少祖地,父亲获,子踞,孙疆……

“人民生活中去”,主席说的多贴切精辟啊,《讲话中》还谈到文学艺术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列宁语录)。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我是生在新中国,在红旗下长大的,自然灾害后,我考上了峰峰和村中学,因家境困窘,几乎辍学,是中学党组织每月破例发5元助学金才上完初高中,参加了工作,自十八岁起,便从思想上立下永远跟党走的坚定立身信念,2000年企业破产退休后,平时除含饴弄外,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民间访上。遵照主席讲话精神,到“人民生”,写党,写祖国,写人民,写社会,一切能量的东西,写出了荀子小时候的家乡故事,完成了刘志轩,李绍建俩专家嘱托。我迈开双腿,坚待五头(地头、坑头、街头、山头、案头)像蜜蜂似地到处吸允营养,惊喜发现家乡八特先后出土了石磨棒,石斧,古陶片堆,等古文物。今年又惊现八特先秦竹简是八特籍风水传先生提供的,申先生的祖师爷是在光绪年间到直隶南堪舆龙脉时找到这里的(赵王避暑行宫遗址),在这里发掘出先秦竹简、秦半两钱(一大两小三枚)、歌舞升平图案战国红(玉)、赵王戈等文物,在南山庙顶观音庙逗留半年之久,将竹简整理成手抄本。竹简载游,闻仙逝,故,王麓东居千余丈逐修祠,荀子15岁时。离家游历,听闻母亲仙逝,回家时人已中年。荀子在赵王行宫东侧,在距离故里千余丈之地为母亲修建祠堂祭祀(位置大约在行宫东南角处)。后人为了方便祭祀,便将祠堂迁于山下,在骑龙处建庙,即白衣大士庙。荀子母亲葬于母住山又名目注山(在武安崔炉东南处)……

    半个世纪来,采访中惊喜地发现家乡八特,有着八千年历史长廊,二千年的建镇兴衰不仅是名人荀子,蔺相如,李牧等人出生地,还有着灿若繁星的民间典故等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似珍珠般地镶嵌在滏洺两畔熠熠闪烁,这是老祖宗留下的价值连城的文化遗产,做为后人应“不忘初心,牢记史命”利用当地资源,宣传荀子思想,打造荀子工程筑建村人对美好未来的家乡梦,峰峰梦,让荀子的光辉思想,更加发扬大。

    座落在滏口径祠,在民间流传着群蛇袭歹徒“送馒馒”“济穷人”等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2000年来,一直福荫着家乡人民和晋冀鲁豫众多生的福址。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九,乃荀母的生日,家乡人十分怀念这位伟大母亲,踊跃捐资立庙会,唱大戏三天十场,还把村北三位菩萨姐姐(南海观音,文殊,普贤)驾轿请来一块贺寿享用。前来叩拜,求子,求官,求财,求平安的域内外善男信女,络绎不绝,他(她)们虔诚祭祀,庙内荀母端坐莲花蓬,脸庞俊俏,凤眼柳眉,相貌堂堂,在四季常青的浓荫松柏,显得格外肃穆庄严。庙外香火鼎胜,载歌载舞,一片欢乐。

    荀母祠,记载着家乡人对千古伟人荀子的无限情愫,乡愁!

    荀母祠,时刻关爱,护佑着家乡邯郸人民的平安幸福。

    母住山(目注峰)在日夜目注着泱泱华夏的繁荣富强!!

 

谒荀子故里有感

伟人故里何处寻?

中原多地竟相争。

千年疑案雾漫漫,

不知荀子何地生?

欣慰史家司马迁,

史记载荀为“赵人”。

古镇古碑古竹简,

后圣故里早定论。

古镇原为八小庄,

将相赐名八特村。

青龙山脉王宫下,

荀母祠傍乃金城。

忽闻荀卿传乡音,

吾家故里八特村。

言毕拱手谢家乡,

驾云东逝赴兰陵。

 

注:赵国丞相蔺相如、廉颇赐八特村名

本文赖韩庆平、姚龙凤鼎力相助

作者申海顺,庚子年冬稿毕


责任编辑:浩然正气

  • 雷霆出击 破案神速——五大连池市公安局龙镇派出所获赠一面锦旗

  • 五大连池市公安党工委文化党支部优化“三个一”组织生活丰富“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 大货车“右转必停”-石家庄交警交通安全宣传进社区

  • 身在最北方 心向党中央——冰城公安举行庆七一主题党日活动

主办:人民法制维权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人民法制维权网.中国  陇ICP备17004562号-3
北京编辑中心: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云云国际905室 热线电话:17xx1066xx     邮箱:rmfzwqw12388@163.com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