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网谈
走进五大连池“军民一心一条街” (纪实文学)
时间:2023-11-09作者:人民法制维权网 阅读:218


原创首发【走进五大连池“军民一心一条街”】(纪实文学)

特约作家 李宝(黑龙江)

金秋十月,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在设置位于城北风景秀丽的防洪大堤上的 “幸福河湖”主题公园隆重举办了“唱响党的二十大,军民一心一条街”专题展览,吸引了无数广大市民和异地游客前来驻足观看。此次专题展览共分“沃土民众,情系抗联”“支援抗战,家国情怀”“军民一心,团结抗战”三大部分,每部分都精选了发生在抗战时期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无畏的军民同仇敌忾痛击日本法西斯主义的英勇故事,主要呈现的是东北抗联第三路军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斗争期间的真实革命故事,再现沃土民众情系抗联,军民一心团结抗战的红色历史。凸显德都(现五大连池)人民和坚持战斗在朝阳山的东北抗联第三陆军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凶残侵略的的历史画面,更加激励五大连池市人民“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的革命斗志,更加弘扬“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抗联血脉”的博大情怀,更加坚定“安宁不忘国防建设,富裕牢记拥军优属”“民拥军意比泰山重,军爱民情似东海深”“军地同心谋发展,军民聚力干事业”的豪情壮志。

聆听:“老乡,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是抗联将领杨靖宇在朝阳山中牺牲前对老乡传达出发自肺腑的坚定信念,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为人民自由、为民族独立、为家国千秋,去奋斗、去奉献、去牺牲”,源于骨血中的红色基因和文化传承,也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侵略者内在精神的体现。

对于“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后人来说:革命故事是党和人民在革命历程中,经人民群众一代又一代人口口相传的珍贵资料,一定要铭记在心,赋予行动。无数革命故事无不承载着厚重的中国革命历史,见证着革命历程中的感人事迹,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凝结着伟大革命精神,是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深厚滋养,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教材。五大连池市举办此次“军民一心一条街”专题展览的目的是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师生、群众通过这些革命故事,了解东北人民乃至全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斗争期间,通过军民团结、坚定意志、磨砺信仰、顽强奋斗十四年革命苦斗的历史。通过这些革命故事,“用历史说话,以史实发言”,让人们在对历史的客观认知中深刻感悟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新中国光速发展的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之不易,我们今天宝贵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对于生活、工作在五大连池市的我来说:通过观展,更加热爱五大连池这片红色的沃土。东北抗日联军在东北四省地区持续、广泛地开展游击斗争,他们纵横茫茫林海,驰骋皑皑雪原,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共牵制76万日军行动,并消灭日本关东军18万余人。其中的抗联第三路军,长期在德都朝阳山地区一带活动,德都人民有力支援和配合了抗联队伍,为争取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了卓越的历史贡献。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在五大连池市以朝阳山根据地为依托,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在这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军民团结故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重温发生在全民抗战胜利年前的14年里,五大连池人民和东北抗联第三陆军联手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惊天动地的悲壮历史,铭记那历历在目的鲜活永恒。让更多的人了解五大连池人民军民团结、坚定意志、磨砺信仰、顽强奋斗的革命历史,传承抗联精神,同心同德,为打造中国矿泉特色康养城、抗联红色文化传承区、优质矿泉食品加工区的“一城两区”发展目标,为全面振兴龙江经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持续奋斗。

抗联战士在德都。 日本侵略者侵占德都后,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难熬,家家吃不上、穿不上,民不聊生,怨声载道。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1938年冬,抗日联军到了德都,并建立了抗日根据地。从此,抗联官兵常常从龙门山下来,到靠山靠河的村屯了解敌情,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发动群众支援抗联。后来抗联六军参谋长冯治纲和政治部主任王钧,便和程贵全父亲逐渐有了接触。在冯参谋长和王主任的耐心启发和教导下,他逐渐明白了抗日救国的道理。于是程贵全父亲便以在河边打鱼为掩护,开始了支援抗日联军抗日救国的工作。同时,为抗联运粮食、弹药和物资,摆渡抗联部队夜间渡河作战。1939年8月终因抗日救国而牺牲。后来,王钧司令员到程贵全家慰问时,问程贵全母亲有什么要求,程贵全母亲说:“王司令你是知道的。老程被活埋时,贵全才四岁……现在解放了,我家分了三间房,分了地,又分了马,生活也好起来了,还能有什么要求呢?”一席谈话间,说的在场的人心里都热乎乎的。真是“军爱民,民拥军,军民团结一条心”啊!

抗联与德都人民共同抗日的年代。西征部队首战告捷后,为了开辟新的游击区,进行了两次西征,两次都到过德都。一方面对敌作战,另一方面,也积极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广泛发动群众团结起来参加抗日斗争。在李兆麟指示下,龙北部队的冯治纲亲自率领部队直奔田家船口屯。冯治纲首先进了一家大院,后来得知这是大地主田景春的家。田景春看到战士们的穿戴,一边往屋里让,一边说:“请进,请进,不知各位是哪路好汉,深更半夜到此有何贵干?”王钧说:“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抗联第六军,是打日本鬼子的。”冯治纲接着向他作了一些宣传。田景春作为地主,还是非常开明的,他把部队都让到屋里,并吩咐厨师给做了饭。吃完早饭,冯治纲向田景春了解了德都县城的敌军情况后,便做了战斗部署。凭借这些情报,抗联部队来到德都后一连打了两个大胜仗,群众的爱国热情高起来了,部队的声威也提高了。后来,抗联部队辗转到德都河北的石头房子、药泉山和双龙泉等地,无论到哪家,群众都会热情招待。

王大犁支援抗联部队。1940年,日伪当局强迫“归屯并户”,制造大部落,增设日本开拓团,妄图割断抗联同群众的联系。但爱国群众没有被吓倒,各地秘密抗日活动仍然十分活跃。德都县南部王大犁屯的抗日救国会会员发展到20多人,经常为抗联买粮送药、提供物资。1941年2月6日,由于汉奸告密,宪兵队在邹立奎家中搜出为抗联准备的药品和医疗器具,先后将5人抓走并施以酷刑。邹立奎被日本宪兵队残忍的活喂狼狗;吕玉、陈山二人因受残酷折磨,牺牲在哈尔滨监狱;韩国臣、于振二人坚持直到光复后获得解放。这是日本侵略者残杀我国爱国同胞的又一暴行。

连池湖畔军民情。1937年10月,由陈雷率领的先遣队由海伦起程,一路赶往德都。三天后,他们到达了德都境内的五池子。刘凤就是这里的渔民,他对抗联部队很热情,起早就去给战士们去打鱼。在五池子休整期间,岗哨发现了敌伪警察四五十人正在向他们包围。抗联部队只得向后撤退。虽然敌人不断对抗联部队射击,但部队还是顺利的到了西北方向的一个小岛上。时至黄昏,敌我双方都看不见了。队伍趁着夜暗的掩护,抗联部队向正北方朝阳山奔去。战士们顺利撤退后,阻击队的抗联战士表示还有伤员在林子中潜伏,自己要去追赶大部队,望老乡可以帮助他们找回伤员。刘凤和孔德子毫不犹豫的答应,立即到了林子里,边走边小声呼唤:“抗联同志,你们在哪儿!我们是打鱼的,是陈政委派我们来找你们的”,伤员听到后随即回应。接着,他俩一边为战士做饭,一边为他们重新包扎了伤口。虽然伤势不太重,但走路十分困难。当他们吃完饭,天色已经很晚了,两个战士还是坚持要走。为确保他们能顺利找到部队,刘凤、孔德子决定为伤员带路。二人扶着伤员,循着部队留下的痕迹走去,一直走到天蒙蒙亮才赶上了大部队,二人将伤员交给了首长。首长对刘凤、孔德子的爱国行动表示了深深的感谢和敬意,并叮嘱二人注意敌情,一定要安全的回到窝棚,并让他们代向乡亲们致意。

爱国群众掩护于天放逃脱追捕。1945年初秋,东边田家船口大屯的村长孟繁贵说,要组织老百姓抓于天放,群众也都知道于天放是东北抗日联军第六支队的政治委员,他能从宪兵队大牢中逃出来是很不容易的。对抗日联军这位越狱的政委,日伪当局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组织关东军、宪兵、特务等大量武装钻到了大街、小巷和广大农村,强迫广大群众到处抓于天放,可是劳苦百姓没有几个认真给他们抓的,于是日伪当局的军、警、特、宪人员一齐出动。后来听说于天放已穿越北兴镇,奔讷河那边去了,这才算放过老百姓。于天放越狱后,在北安城郊尚大嫂的精心照料和帮助下,得以隐蔽了一个多月。后来好不容易逃到德都讷河县的交界地,有一天突然从一个农民口中听到一个特大喜讯,说日本鬼子投降,“八一五”光复了。苏联红军来了,于天放才又回到革命队伍里,继续从事新的革命工作。

渔民营救护送抗联伤员的追忆。一九三八年十月,陈雷率部队来到五池子窝棚附近,把打渔人都召集来开会。他说:“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一定要把日本侵略者从中国的国土上赶出去。”附近的打渔人也都表示要支援抗联多打胜仗,陈雷就和渔民们商量给伤员打点鱼吃。天还没亮就来到了五池子,起网打了有一百多斤鱼,大家都非常高兴。此时,突然听到枪声,抬头往窝棚南一看,有日伪军在小桦树林活动,开枪的就是他们,战士们立刻开枪还击。晚上九点多钟,王山东子与陈雷带十几个抗联战士到了四池子的渔民住处。正说着,从外边进来一个抗联战士,他说:“老乡,我们要找大部队去,但是还有两个伤员在后面,求你们想办法给接回来,要不他们会冻坏的。”渔民们便说:“你放心走吧。”随后几个渔民在芦苇地小声喊:“我们是打渔的,是你们抗联的人叫我们来的。”这么一喊,就有人答应了。顺声音走去,把这两个战士接到窝棚里,又替他们包扎了伤口。战士们询问了大部队的情况,几位渔民把白天在小桦树林遇到大部队的情况向他们讲了。这两个战士立刻说要找大部队去,但天已很晚,怕战士走错了路,热心的渔民说:“我给你们带路!”两位渔民,一人搀扶一位战士,往树林走去。到了桦树林一看,雪地上只有一行行的脚印,大部队已经往山里去了,于是渔民们提出再送战士一段路,就顺着脚印一路往北上。到东方蒙蒙亮时,隐约听到有人说话和部队行军的声音,战士们听出前边一定是大部队了。抗联战士握着渔民们的手说:“你俩别往前送了,前边就是大部队,谢谢你们了!”两位渔民就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他俩向光里走去。

高家窝棚夫妻联络站。在距德都县城80余里,有一个山村叫高家窝棚,也是抗日联军进出朝阳山后方基地的西部门户。每次抗联部队一到,就是百八十人。即使是冷风刺骨的寒冬,也从不在老乡炕上住宿,往往是找一个背风隐蔽的地点,燃起篝火,大家依靠着宿营。乡亲们看着那“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情景,也就看到了“中国不会亡”的希望。为抗联部队拉山带路、转运粮食成为了高家窝棚的“例行公事”了。高万山就是一个“拉道”的能手。一有任务,他背上一布袋干粮,一去就是几天。由于他常常同抗联部队接触,渐渐地同二支队首长冯治纲、王钧以及战士们都熟悉了,并建立了很深的感情。谈笑间,都称他是“义务联络员”。抗联第三路军在朝阳山正式落成以后,高家“联络站”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张凤珍就是被抗联部队委托做当地老乡和抗联部队间的联络工作。后来抗联部队,就把高家窝棚的高万山夫妻的家叫成了“联络站”。抗日战争胜利后,1951年省军区副司令员王钧来德都县慰问老区人民,高大嫂受到军区领导的亲切接见。在大会上表彰了高万山夫妻支援抗联的模范事迹,并颁发了印有毛泽东主席题写“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奖状。


徐老猫机智护伤员。徐老猫本名徐殿一,原北段屯(现双泉镇龙泉村)人。1939年冬,徐殿一在石龙河口遇到在老黑山附近与敌讨伐队遭遇受伤的两名抗联第三路军的侦察员,以自己的亲属来串门,半路被车压断腿的名义对外隐瞒,请来大夫医治并将两名抗联战士藏在窝棚养伤,伤好后冒雪半夜将抗联战士送回朝阳山。1945年8月两名北安军区的军团人来看望徐殿一,他支援的事迹才在民间传颂开来。

老道窝棚事件。1940年,抗联第三、九支队在老道窝棚(太平乡长庚村)一带活动,发动群众,成立了抗日救国会。救国会员经常为抗联筹运粮食物资,支援抗日。为攻打克山作战前准备,救国会和广大爱国群众仅用一夜时间,准备了200多人两天的干粮,还缝制了日伪军服作为伪装用。部队从老道窝棚出发奔袭克山,一举取得了“智取克山县城”的胜利。救国会支援抗联被日伪密探发现,1941年3月,日伪当局逮捕了矫立忠、张文宝等17名救国会员,严酷刑讯后均被判长刑,送哈尔滨监狱。除尹振甲惨死于途中,其余16人被残害狱中。

吴乡佬事件。1939年8月,王钧率领抗联三支队下龙门山,驻在吴乡佬屯(现属永丰农场)附近,准备夜袭北兴镇。在这里活捉并处死了3名日本委任官,随后部队向西直奔北兴镇,由渔民吕有和程柏山摆渡至讷谟尔河南。几天以后,敌人将吕有、程柏山二人逮捕,残酷折磨后杀害在德都城西门外。他们为驱逐日本侵略者,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是日本侵略者在德都杀害爱国群众的暴行之一。

龙门山惨案。王鸿图,吉林省怀德县人。“江桥战役”期间,王鸿图曾致信马占山,表达了竭尽全力志愿抗日的决心。后来又亲自赶到齐齐哈尔面见马占山,马占山鼓励他要广泛联络各界抗日救国之士,为挽救民族危亡,出钱出力。王鸿图回到德都镇之后,发起了各屯长和地方有识之士的集会,义无反顾地支持马占山抗日救国,很快就筹集到大批物资和大笔捐款。1932年9月马占山到达龙门山,想到了离此地不远的王鸿图,决定去双龙泉屯。马将军在王鸿图家留住了一夜,第二天临别前拿出了一笔钱款,委托王鸿图买些粮草和马匹。几天后,物资很快筹办齐全,并指派可靠的长工,分期分批地在夜间悄悄地送入马占山在龙门山的驻地,有力地支援了马占山部的抗日斗争。但后因汉奸告密,发生了“龙门山惨案”,这次惨案被日寇杀害者包括王鸿图、王鸿儒兄弟等共11人。王有在这次惨案中死里逃生,他讲述了惨案的经过。他71岁病故,也是这一血案的直接见证人。

支援抗联邵家十几人惨遭枪杀。汪雅臣的双龙队能与日寇进行不断斗争,离不开当地百姓对抗联部队的支持。1935年初,邵九青看见在村附近有日军用汽车运送棉衣、皮靴等物资,便连夜将情报报告给抗日队伍。第二天,抗日队伍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缴获了大批过冬的物资和弹药。1935年入秋时节,伪保长于树林告密,说邵九青为抗日队伍提供过情报,“邵家统统是‘红胡子’”。当地日本守备队直奔邵家,在院外架起机枪,将还在睡梦中的邵家男女老少全部赶到院子里。邵家8岁的小男孩邵国栋(参军改名邵立群)从后门逃到邻居家,躲过了劫难。邵立群回忆道:“遇难时,我的两位太爷、快要临产的妈妈、十余岁的姐姐、年仅3岁的小妹等十余口人相继惨遭杀害。当时,敌人为了得到抗联的情况,并没有立即处死我爹和两个叔叔,而是当着他们的面将亲人先行残害致死。”1946年,邵立群在当地参加了革命工作;1948年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1957年他从部队转业到铁岭工作,最后在一家企业离休,离休后每年都会回老黑顶子村祭奠。1990年,村民自发立起“邵家肉丘坟”碑。如今,“邵家肉丘坟”四周植满了青松,一片葱郁。现在,老黑顶子屯中心小学,还把邵家英烈事迹编为教材,做传统教育课使用。每年清明节,村委会都为邵家英烈扫墓。

发生在五大连池这片热土上的抗日故事还有许多许多,还有待进一步挖掘,但这些故事和“彝海结盟”“十里相送”“半条被子”等流传众多的抗日故事一样感人肺腑,一样激励后人。在此次展览中,还向观众推出了《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建制始末》《朝阳山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密营遗址》《朝阳山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活动纪实》《东北抗联英雄名录(部分)》等珍贵历史图文。在《东北抗联英雄名录(部分)》记载了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等236名英雄的名字,其中的李兆鳞、冯仲云、金策等62名抗联英雄在朝阳山战斗或牺牲的,让我们永远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继承他们的意志,踏着他们的血迹,一往无前。

如今,面对着祖国的高速发展和人民日益提升的幸福生活,我们更要回首,因为这些都离不开曾经一代代参加抗争的革命英烈与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广大群众,他们所铸就的军民团结事迹也必将在五大连池市各族人民中不断回响,薪火相传。

“争自由,誓抗战,效马援,裹尸还。待光复东北凯旋日,慰轩辕。”今天,我们用东北抗联第三路军军长赵尚志的诗词,激励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朋友们,希望大家永远保持奋斗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铭记历史,传承精魂,担使命,励自己,慰先烈,报家国,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就发一分光,强身健体,神清气爽,坚定信念,如此方能全身心投入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富裕、幸福、和谐、安宁”的五大连池市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再铸新辉煌。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

一心一条街,道义担铁肩!

2023-11-05


作者简介:李宝,现供职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公安局三级高级警长、中国报刊副刊研究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会员、五大连池市第九届政协委员、省作家协会会员、五大连池市文联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省公安厅特约调研员。



责任编辑:蒲公英

  • 候鸟南迁,黑龙江林区公安巡山护航

  • 苇河分局交警大队“一盔一带”宣传整治伴你平安出行

  • 冰城金秋美 “警”事暖民心

  • 夺冠!哈尔滨法院获得全省司法警察实战技能比武团体第一

主办:人民法制维权网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人民法制维权网.中国  陇ICP备17004562号-3        甘公网安备 62112602000072号

北京编辑中心:北京市海淀区莲宝路9号云云国际905室 热线电话:17xx1066xx     邮箱:rmfzwqw12388@163.com
技术支持:飞信网络